4月16日上午,由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科学技术史系承办的万国鼎学术讲座顺利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中介关系研究”的学术讲座。学院教师、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共50余人在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会议室聆听了讲座。会议由菠菜资源平台大全经理、博士生导师卢勇教授主持。
樊志民教授以半农半牧区的最典型区域——黄土高原为例,认为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特点在于“农不如牧区,牧不如农区”,整体环境呈现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然而,就是这样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它却发挥了关键的中介作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与中原王朝北上的缓冲带,使得原本两大文明间可能发生的刚性对接变为柔性对接,维护了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樊志民教授从五个方面系统地对中国半农半牧区的独特性与其所发挥的重要中介作用作了介绍。其一,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观察,中国半农半牧区是非常典型的,但不是绝对唯一的。中国自北向南可以划分为高纬度的草原文明、中纬度的旱作农业类型与低纬度的稻作农业类型,并沿长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形成农与牧、旱作与稻作两个交错兼营地带。放在世界中来看,中国的半农半牧区是十分典型的。欧洲地区的农牧业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合二为一,借耕一休二(三)的禾草轮换完成农作牧养,而世界其他地区都不存在农、牧冲突与对峙的情况,且没有严格按维度区隔的农业类型划分。其二,异质要素对早期文明和国家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某种异质要素出现的情况下,各自正常的生产生活进程不能有效维持时,需要一种非常时期的组织、动员与安排,以应对某种危机。半农半牧区不同农业类型之间的交往与冲突,是血缘向地缘、部落向邦国发展的重大外在原因,民族与部落在自然与社会的压力之下,走向军事联盟,推举共同的领导人,这或是早期国家形态出现的契机之一。其三,如果没有半农半牧区的存在,农与牧的交流便会成为垂直性的交流。历史时期的“以牧代农”具有可恢复性,而“以农代牧”则是不可逆转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同样都会具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四,半农半牧区的存在让农牧之间有一个相互接触、适应与缓冲的过程,使刚性对接变为柔性对接。原本生活在半农半牧区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之后,由于他们农牧兼营,避免了刚性对接,实现柔性对接。其五,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凡是有效应对半农半牧区的王朝几乎都是盛世。而宋、明两朝的疆域内缩,因为没有有效控制半农半牧区,导致国力柔弱。另外,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古罗马帝国被蛮族入侵就是一种刚性对接,从而导致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黑暗期。
最后,樊志民教授指出,中国半农半牧区的存在减少了农牧之间的尖锐对立,让彼此之间的接触有了缓冲的过程。半农半牧区的存在有效地调整了生产结构,避免了纯农纯牧的不足,盛世由此而来,汉、唐皆受惠于此。到历史后期,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方面形成兼容南北的“双轨”模式,对于“内亚”边疆的“华夏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长城地带”由“边疆”到“内地”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讲座结束后,樊志民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部分同学就讲座内容并结合自身研究的领域提出了问题,樊老师一一进行了回答。之后,卢勇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评议,并代表科学技术史系感谢樊志民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这一场兼具学理性、思想性与启发性的讲座。此次讲座视野广阔、选题宏大、内容充实,活跃了学术思想,提升了学术思维,使同学们受益匪浅,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任思博,图片/任思博、张鹏,校对/吴昊,审稿/李日葵)